珐琅彩与粉彩瓷器序
陶瓷从东汉在经过千多年的发展与传承至五代与两宋及至元、明两代而达大成。元代的青花、釉里红与青花釉里红当时已为超前的杰作。明永乐瓷、宣德瓷以及后来的成化瓷,在瓷胎与绘画的工艺上以细致和薄胎突破前人而取得辉煌的成就。尤其在色彩方面的丰富与创新是前人做不到的。成化瓷不仅继承了永乐朝的薄胎并对永乐初创新的斗彩瓷工艺,从精神和色彩上加以发扬光大,成为陶瓷史上闻名而独领风骚的成化斗彩瓷。尤以斗彩鸡缸杯与葡萄杯最负盛名并存于世。图一(永乐斗彩、成化斗彩)。到了正徳朝的发花与素三彩也曾发挥独特的创意。到嘉靖与万历两朝,五彩与素三彩都得自前朝的启发,并对元朝瓷器的写意作风发挥在彩色的运用上而独树一帜而发扬光大,同时并有青花红彩和五彩镂雕瓷的出现,这种不为实用的五彩镂雕瓷启发了“欣赏瓷”的新风,打破了历代瓷器以实用为主的束缚,因此而开启了日后的清代帝皇纯粹以欣赏瓷为主的皇家装饰思想,而不再为实用而作的官窑器。因为镂雕瓷的出现而启发了套瓶与转心瓶等,从镂雕花卉瓶的空间与开光上,可以欣赏内瓶的神秘与华美青花、粉彩、斗彩和珐琅彩的绘画牡丹、游鱼、婴戏等。(图),因为所作瓷器目的为纯粹欣赏,故制瓷胎的工匠们与画师们在思想和风格上增加了广阔的空间视野,刻意创新而无所保留地达致瓷器制作神形兼备的绝世佳作,特别是雍正与乾隆两朝的珐琅彩与粉彩瓷为例,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至高境界而列为扱品与神品的国宝重器,以致世上无论任何国家都艰难无力超越清三代那风华绝代无以伦比的瓷器极品。日本与英国和法国虽然曾经想突破雄霸全球的中国清三代的珐琅彩、粉彩与斗彩,但他们所制作的瓷器产品只能说与清三代的瓷器己非常接近而己,只因为他们无论在思想和造型上仍是以实用为主,故不免还是流于通俗而无法达到至高境界,在气质与神韵上更有望尘莫及无法达到极品与神品之叹。像一位生活在巴黎的美女涂了很多巴黎的名牌香水,怎么也敌不过天生灵气妩媚娇柔脱俗溪头静静地浣纱的西施。
清三代的珐琅彩颜料是从法国或意大利进口的,其实“珐琅彩”三字可能是法文的French Paint的中文译音而来,它是欧洲十三世纪末十四世纪初由欧洲画家 “壮、凡、啊克Jan Van Eyck 1390-1441” 主要是以亜麻油linseed oil、核桃油walnut oil、罂粟种子油poppy-seed oil、蜜腊bee wax加矿物彩料ineral pigments而创造出来的,而 “啊克” 一直保持这秘密配方致他去世前才公开。致此后,十四世纪的欧洲画家以意大利的“欧 格拉哥El Greco” 和 “米高郎哲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 ” 、“达文西Leonardo da Vinci ”为代表的画家们,用此颜料配方并加入自已喜欢的油料,绘画“写实主义 realism”作品而促成欧洲十五世纪的 “欧洲文艺复兴 European Renaissance”,从此改变了西方画家们绘画以油彩(珐琅彩)创作的风格。而在油彩(珐琅彩)发现之前, 东西方的绘画风格都是在同一条线上接近于粉彩的颜色来完成绘画的创作,如埃及、巴比伦、希腊与罗马等的古代壁画与中国的 “敦煌壁画”及 “唐李贤太子墓壁画”便有二曲同工之妙。同时在东方并有“米水调彩” ,与西方有“疍调彩 egg tempera”的绘画风格。
西方画家们以油彩绘画如脱缰野马般名家辈出,十六世纪 “荷兰的伦勃郎Rembrandt 1606-1669” 和 “鲁奔斯Rubens” 并创作了炙手可热的作品。并且一个多世纪以后的十八世纪出了浪漫主义 Romanticism、印象主义 Impressionism、表现主义 Expressionism等等而成为西方文化与文明的价值观,开始挑战远在东方以大清帝国为首的东方文化与文明及价值观。到了中国清康熙时期,由于一些外国传教士的到来并将油彩颜料 (Oil Paint珐琅彩) 带入中国而引起喜欢西方科技的康熙皇帝鉴赏,并由当时的艺术之都法国巴黎引入这新的“珐琅彩” 彩料,由大清造办处的画师们开始研究与绘画之用。似乎刚开始的时候因为画师们对这些新彩料还未习惯使用,所以初期的康熙珐琅彩瓷还是专循中国传统的瓷胎和绘画风格,绘画宝相牡丹、荷花和菊花等的花卉纹饰。同时可能还不习惯于西方深浅透视的绘画方式,故仍採用明代彩瓷的“五彩平涂”而创造出有清一代的“宝相花卉”等平涂的独特风格,康熙珐琅彩以碗为最多,因为珐琅彩价钱高昂和运输费时,所以康熙的珐琅彩瓷其款都以 “康熙御制” 为主,以表示贵重之意,“康熙年制” 款较为少见。彩色平涂的风格在康熙时只是绘了一段时期,而画师们可能日以继夜地研究,深思西方透视的绘画风格,以符合皇帝的要求而作出空前的努力,因此开创了清三代瓷胎画珐琅(珐琅彩瓷)的全新格局,为世界陶瓷史写下辉煌的篇章。康熙的珐琅彩除了前期大多以碗为主之外,后期的珐琅彩瓷器在存世的作品中,出现了一件非常美妙令人惊叹之作的 “九子母象耳瓶” (图) ,此瓶已不再是明朝流传下来 “五彩平涂” 的传统风格, 是以西方十五世纪 “文艺复兴 “时期的 “写实主义”深浅透视的绘画法为之。此瓶的构图、精致的绘画工艺、神韵,博大的气势上,应为康熙后期 “珐琅彩瓷”的代表作。自从康照以西方的 “写实主义” 确定了 “珐浪彩瓷”绘制的风格后,在雍正与乾隆虽然在瓷胎方面稍有变动,但其绘画的风格大致不变,及以后的各朝代, 均循此风格以绘制珐琅彩和后来的粉彩瓷器。同时,从珐琅彩的启发中,画师们以中国的颜色矿石粉末调制而发明粉彩,因此成为独特的新瓷器品类,因粉彩色彩柔和而给人们一种和谐细致优雅清新之感。雍正并且下御旨仿制珐琅彩,半年后珐琅彩仿制成功,而颜色比原来进口的更多,同时省去很多钱和沉长的运输时间,并广阔地开展了珐琅彩和粉彩瓷器创作的空间,建立了清三代瓷器在世界上独领风骚无以伦比的霸主之位。
瓷器到雍正时更突显其刻意精致,尤以珐琅彩、粉彩和斗彩定要达到完美之境地,完美的意思是除了彩色绘画细致优美、艺术造型精堪、神韵精妙自然不凡而有灵气外,瓷胎有滑不留手的精致程度而能美轮美奂,不用绘画而自有灵气以素白而独存,这无不以雍正的性情有很大关係。正因为雍正作亊认真的态度以致下臣们也就不能粗心大意而让龙颜震怒了,做不好甚至有人头落地之虑。因此不但画师们在创作工艺上要时刻留意,甚至远在江西景德镇制瓷胎的技师们,也为雍正皇帝的性情特别小心谨慎而制造精雅脱俗的瓷胎来。雍正瓷胎有两种,其一为洁白如玉的甜白瓷,另一种像羊脂白玉般的微黄色,故此雍正瓷器的胎质优雅细致,滑不留手,精美的程度虽然不一定能説绝后,却是空前超脱的自然神韵与灵气兼备,似有不食人间烟火般的风神秀骨之貌而名列清三代之首。雍正的珐琅彩 “八桃橄榄瓶瓶” (图)其滑溜溜洁白如玉的胎质,滑不留手。而着色细致雅逸和双勾的线条流畅与自然神韵,应为雍正珐琅彩瓷之极品。
雍正的粉彩瓷比起珐琅彩更柔和优雅,而对于中国的儒家学说“中庸之道”配合得甚为神妙,粉彩是康熙后期初创而在雍正朝发扬光大,永留后世影响深远,故他的自豪感不言而喻(图 )。粉彩因是国产故成本低廉而为大力开展使用(图 ) 。乾隆以后的各朝使用粉彩的瓷器较多,而对于珐浪彩来説就慢慢的比较少了。因为珐琅彩还是比较花钱的,在清廷的国力与财力已开始走下坡之时,不愿花大钱制造这些昂贵的珐琅彩料了。
乾隆时,瓷器的制作工艺在雍正朝已发挥得淋漓尽致。乾隆自知其瓷器胎质与细致的绘画工艺很难超越雍正,因此乾隆在瓷器的造型上採取千变万化之路,也就由此而产生出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瓷胎造型与绘画的惊世的作品来。因此乾隆瓷器不是以精美胎质与细致工艺而名于世,而以瓷胎造型变化多端、令人意想不到大开眼界而见长,也是突破前人和雍正瓷而创造别具风格的不朽之作。清三代的珐琅彩和粉彩最有代表性的如康熙 “珐琅彩九子母象耳瓶” 、“珐琅彩紫地花卉团寿碗” 、“珐琅彩蓝地花卉碗” 、“粉彩朝元仙扙图抱月瓶” 。雍正“珐琅彩八桃橄揽瓶” 、“珐琅彩墨地描金花卉蒜头瓶” 、 “珐琅彩墨地描金龙穿花蝠耳瓶” 、“粉彩八桃天球瓶” 、“粉彩珊瑚红地花鸟蒜头瓶” 、 “粉彩仕女游园橄榄瓶” 。乾隆 “珐琅彩蓝紫地花卉双连瓶” 、“珐浪彩锦地描金花卉天球瓶” 、“珐琅彩婴戏双连瓶” 、“珐琅彩西洋仕女诗句反口罐” 、“粉彩黄地十二花神象耳盘口瓶” 、“粉彩金地百花天球瓶” 、“粉彩百花不露地象耳瓶” 、“粉彩黄地喜上梅捎橄揽瓶” 、“粉彩杏地描金西洋缠枝花卉开光镂雕套瓶” 。
纵观清三代的珐琅彩与粉彩瓷器不仅在我国,甚至全世界陶瓷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博大精堪之稀世极品。